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事行政 > 正文

月底请产假本月有工资吗(月底请产假本月有工资吗合法吗)

2024-02-22 14766 0 评论 人事行政


  

本文目录

  

  1. 休产假的工资是每个月发吗
  2. 产假期间每个月正常发工资吗
  3. 休产假当月的正常上班工资怎么算
  4. 休产假期间有工资吗
  5. 休产假当月有上班怎么发放工资

一、休产假的工资是每个月发吗

产假期间的工资是按月发放的,女性职工是每个月都能领取到产假工资的。如果女性职工按照标准规定申请了产假之后,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劳动法规定产假期间享受所有的工资和奖金,不得扣发。

  

生育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规定,在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导致劳动力暂时中断时,由国家和社会及时给予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项。一是生育津贴,二是生育医疗待遇。其宗旨在于通过向职业妇女提供生育津贴、医疗服务和产假,帮助他们恢复劳动能力,重返工作岗位。

  

凡是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的职工,包括男职工,都应当参加生育保险。

  

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北京生育保险缴费比例为:企业按照职工缴费基数的0.80%缴纳生育保险费;

  

广州生育保险缴费比例为:企业按照职工缴费基数的0.85%缴纳生育保险费。

  

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用人单位已为职工缴纳一定时间的社保;各地政策不同,如北京市要求连续缴纳社保9个月,广州市要求累计缴纳社保1年,上海市要求生产当月在缴纳社保即可;

  

2、已办理参保备案,并在当地生育;

  

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超出规定的医疗业务费和药费(含自费药品和营养药品的药费)由职工个人负担。

  

女职工生育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它疾病的医疗费,按照医疗保险待遇的规定办理。女职工产假期满后,因病需要休息治疗的,按照有关病假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规定办理。

  

女职工依法享受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二、产假期间每个月正常发工资吗

一般在休产假期间,工资是按月发放的,但是只有基础工资,一般没有其他奖金绩效。

  

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

  

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

  

1、首先,产假期间公司发放的工资和社保局发放的生育津贴不能同时享受。生育津贴的计算方法为:月缴费工资/30天×产假天数。

  

2、如果单位有交社保,产假期间企业无需向职工支付工资,而是由公司凭女职工的生育凭证,到生育保险基金处为其申请生育津贴,以生育津贴作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

  

但是,若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基数低于女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收入,那么将导致女职工领取的生育津贴低于其正常出勤期间的工资,企业需要予以差额补足。

  

3、如果单位没有交社保,产假期间公司应当按正常出勤发放工资。

  

按规定是给的是全额工资,而不是支付基本工资。由于公司为员工缴纳了生育保险,所以产假工资也叫生育津贴是由社保中心进行核定并支付的。一般是先休完产假之后,职工将社保中心要求的材料交到公司,由公司去办理相应的领取,再转付到你手中。如停缴社保,可以向劳动监察或社保部门投诉解决。

  

女职工怀孕七个月以上(按28周计算),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提醒注意的是,请长病假女职工不享受产前假。这两个半月的产前假只能按预产期在产假前执行。至于女职工请产前假期间的工资按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

  

《国家劳动总局保险福利司关于女职工保胎休息和病假超过六个月后生育时的待遇问题给上海市劳动局的复函》(1982年,现在有效)中规定,女职工按计划生育怀孕,经过医师开据证明,需要保胎休息的,其保胎休息的时间,按照本单位实行的疾病待遇的规定办理。因此,保胎假期间,女职工只能拿到病假工资。

  

根据1995年9月29日,《上海市劳动局关于加强企业职工疾病休假管理,保障职工疾病休假期间生活的通知》(沪劳保发(95)83号)病假工资的计算,先按休假时间(以6个月)为标准划分,再按职工连续工龄划档。具体计算方式为:

  

1.连续工龄2.连续工龄≥2年且3.连续工龄≥4年且4.连续工龄≥6年且5.连续工龄≥8年者,病假日应得工资按职工病假日平均工资的100%计发。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三、休产假当月的正常上班工资怎么算

1、女职工按规定享受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照本单位上年度职工月人平缴费工资除以30天再乘以产假天数计算,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拨付到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按职工的实际工资收入发放生育津贴。计算生育津贴的产假天数按自然天数。生育津贴即为产假期间的工资,女职工(含原领取非全额工资者)实际工资收入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本市最低工资标准计发。具体产假是多少天要看你们省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有关规定。

  

2、《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四、休产假期间有工资吗

1、休产假期间有工资。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2、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休产假期间,社保由用人单位正常缴纳。

  

用人单位必须按照规定给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等,在休长假的期间,工资和奖金等福利待遇是正常发放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这期间劳动者并没有到公司上班,但是和劳动单位的劳动关系是没有解除的,依然在持续的状态。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继续给职员来缴纳社会保险。也就是说,在这一段期间之内,保险还是由单位缴纳,单位缴纳部分按照上月社会保险缴纳基数继续缴纳单位部分,个人部分由休产假女职工交给单位,由单位统一缴纳。

  

五、休产假当月有上班怎么发放工资

1、产假期间公司发放的工资和社保局发放的生育津贴不能同时享受。生育津贴的计算方法为:月缴费工资/30天×产假天数;如果单位有交社保,产假期间企业无需向职工支付工资,而是由公司凭女职工的生育凭证,到生育保险基金处为其申请生育津贴,以生育津贴作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但是,若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基数低于女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收入,那么将导致女职工领取的生育津贴低于其正常出勤期间的工资,企业需要予以差额补足;如果单位没有交社保,产假期间公司应当按正常出勤发放工资。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3、《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4、第五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5、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6、第五十五条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

月底请产假本月有工资吗(月底请产假本月有工资吗合法吗)

  

7、(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8、第五十六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9、(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10、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复制成功